Sunday, August 20, 2017

略述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辨证法哲学 20170821 update


略述一分为二的哲学

    目录
    
一、一分为二的基本要领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二、一分为二的初步类比应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   
三、一分为二的进一步扩展  -- 把玩数字哲学            
    
四、兴旺衰

五、本文的功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一、一分为二的基本要领

    当我抱着GRE的题目和书籍苦苦用心时,有感于同义、反义、类比的妙处,故有所悟。
    其实棠叶国古代,有两本书讲同反义类比也讲得相当出色,一本是《孙子兵法》,一本是《道德经》。我没有全文看过这两本书,但是一些名句则是过目难忘,深有所悟。
    
孙子兵法讲的是两军对垒的作战之法,是用一分为二的思想来带领一拨人来打击敌人的至上妙语,打仗是我所能想到的世界上最难办的事,但孙子13篇已经完全概括了其中至要。所以它也是人们做事的要领。而毛先生在革命战争年代总结出的游击战规律、十大军事原则,林彪用婆婆嘴总结的几大战术原则(一点两面、三三制、三猛,一慢三快),都是脱胎于兵法规律。
道理是相通的。据说毛泽东早年的行事凭据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东西(这在共产党国际派中简直就是胡闹,但这些东西确实管用,现在管他们叫海归派),长征到达陕北后,才看了孙子兵法。
    道德经讲的一分为二,一个事物两个主要方面,一个场景两个主要事物,一个事物两个主要元素,比起西方的辩证法来说更为玄妙,字字珠矶。我想那五千字是精华所在,比否定之否定、螺旋式上升等,能更为生动地描述自然界的阴阳二元和合之象,非常有利于我们用辩证法的眼光来观察和看待事物。说白了就是道法自然,自然的法是最为气象万千,宏伟壮丽,变化无穷而又魅力十足的,但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,又脱胎于一分为二的简单辨证法则。
    易经我没看过,但在我看来,也是很讲辩证法的。一分为二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......,直至演化出64卦,不一而足。

    在近代,我所知道的,还有胡林翼的《林翼兵法》(一分为二,两军对垒),毛泽东字取润之,当然小时候就对胡林翼的兵法有深入研究,而据说老蒋在抗战年代,也急急地临时抱佛脚,详研林翼兵法,求些门道,但学得不像样。
    庄则栋的《闯与创》,讲乒乓球的兵法。徐寅生先生也写过一篇论述打乒乓球的辨证法文章,还受到毛主席的表扬。中国乒乓能长盛不衰,与前辈们深研乒乓辩证法不无关系。
    施今墨先生的对药理论,讲中药学上的两药相济取其利,去其害,也是在讲一分为二的辩证法。
    
    下面就顺着本人以前转发的帖子,讲一下作为龙的传人,其经典战法,以及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和怎么做事(观察世界、认知世界和有限地改造世界)。
    
    A. 要有道德,有良心。道德是立身立基之本(这方面孔子的论语或弟子规已经讲得很多了,历朝历代即使是伪君子也能讲出一大溜的套套来,一抓一大把,所以即使是令狐冲也能从岳不群等伪君子那里也能听出不少东西来。这就是要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和分析,此处不再多说)。
佛教界有一种说法,人的心里要有良知,才能看到外界的良知和真相,心如明镜,方能眼如明镜。心有真诚,方能求得世间真意。大意如此。这大概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格物致良知、心学至要吧(王阳明的学识我了解不是很深,此处仅是浅谈)。
    外国的虫族和兽族们,常把这一条直接忽略掉ignore,直接跳往其他各步,所以它们会一时很厉害,但长久不了,这就是所谓的邪不压正。
    
    B. 要抓住重点(重点论)。事物虽然均可一分为二,但二中取一,肯定是要有重点的、首要的方面。重点也就是找突破点的关键。结合兵无常势、水无常形的观点,要知道每时每刻事物或形势中的重点和要害是在变化的,也即矛盾对是在变化的。因此,每时每刻的重点是不一样的。因此,事情要按轻重缓急、一件一件地做,每次做一件事(那件事就是那时的重点),步步为营,这样一个人、一个团队才能把纷繁复杂的大事情做好,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,不注重重点进攻,而是全面开花,结果形成全面都是烂摊子、半拉子工程。
    
    进一步而言,如果做一大堆事情时,不顾资源分配效力,搞同时全面开花,就相当于拉长战线,把本来就有限的资源更进一步分散到各突击点上,不符合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的兵法至要。把有限的资源和力量摊大饼,就会把能形成拳头优势的力量,消散于无形中,十分不可取。
    所以做事要砸一下锤子出一个坑,尽量一次性搞定,即要打歼灭战,不打击溃战,否则就是留了敌人或问题的尾巴,还得返工费心费力,弄不好敌人或问题还会死灰复燃、东山再起、反攻倒算。做试题要集中精力,在一个有限时段内,专注于一道题、一类题或一个科目,有助于出成效。
    
    一分为二,也可以用于观察国际形势。
    
    所谓大道至简,至少包含大方向上要一分为二,一分为二的基础上,又要抓住核心要点吧。也正如张奚若先生所说,做学问要从大处着眼,否则求细求微没用(大意如此)。
    
    毛先生的根据地理论,其实也是抓住重点的一种具体呈现,先把一个地盘打下来做扎实了,就无后顾之忧吧。然后可以把地盘不断打磨得越来越大。

    C1. 五一九原则:抓住问题要害,有的放矢
    
    在上世纪80年代,棠叶国足球有个著名的519事件,即在冲击世界杯决赛名额时,意外负于香江队,未能如愿进入下一轮.我看过当时的过程介绍.上半场双方还是均势对等的,但中场休息时,中方教练对队员做了很多布置,既要注意这个,也要注意那个,总之吩咐得面面俱到,惟恐没有cover覆盖到一处不足.可惜百密一疏,对于香江队重点演练的定位球,棠叶队没有重点强调和防范,似乎主教练在休息室内只在最后补充了一句,要注意任意球。于是,下半场香江队靠定位球一球致胜,以致最后引发球迷骚乱.
    我在此说这个事件,是想说明:讲好话和大道理,谁都会讲,并且肚子里有理论墨水的人会讲得相当多,但是能在某一情势下,能切合实际,能击中要害,最终能解决问题症结,甚至能预见未来问题和矛盾的大致走向所在并加以重点布控和防范,从而导致整个事情和态势有个较好较优结果的,能讲出那样几句话就讲到点子上,并且有实际成效的,这样的人不多。
    "兵不在多,贵在精".切中问题要害的,不会是长篇大论,精要地讲一两点即可.这就是做事和讲话的一个重要原则:简单直接,一针见血,疱丁解牛,游刃有余,击中要害,擒贼先擒王。
    所以,即使是旁人通读我的浅解时,也希望能选择其中对治您们问题的,好好地运用即可。一时不能领悟的,可以暂时放一边,以后再说.敬请不必对我的文字面面俱到,企图一下子全部领悟。尽管往这个方向走:只要能解决自己当前和现实问题的,就拿来先用.

C2. 抓住重点:切入点原则。
教育学习上,要抓住切入点这个原则,作为教学的突破口。人们的认知世界,有完全已知世界、完全未知世界,还有夹在这两者之间的半知半解的边缘世界。
按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的思路,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切入点的想法。
对于完全已知世界,我们要本着拿来就用的想法,尽可能地用起来,而不必过于深究其内部。例如计算机工具,普通人只要会用WordExcel、上网等,就行了,不必太深究计算机的内在机理。
对于完全未知的世界,我们要浮光掠影地考察学习,不能突前冒进,因为学识的拓展也讲究根据地原则,如果冒然前进深入,会处处受到未知变量的钳制,从而事倍功半。
而对于边缘世界,我们要重点深入、清扫知识的战场。比方说,我们拿到一台榨汁机,这时研究榨汁机的用法和细节,就会比研究果汁的组成成份,来得更实用。我想这就是我所说的切入点,即应用上的针对某些问题的直接入口,就是切入点。

    D. 类比思维,兼谈哲学的指导意义(最最重点处)。我上大学时,哲学老师讲课,常说老学友们回校,总会说哲学还是有很大用处的.我的体会,哲学就是各种事物演变的通常道理的归纳和浓缩(属于通识,常识,common sense).如果用类比思维的话,加上我们文化人独有的对具体事物的体验,很容易导出对事物的深刻洞察.例如数学上有个比例公式:
    A / B = C / D
    如果A, B, C三个是已知的,那么我们很容易求得D.用类比思维,就是要在知道通识中两种元素的关系(A / B),再知道自己现实体验中的某种元素(C),就能导出D大概是什么样的性质和状态.
    也可以说,如果知道A,B是矛盾对(反义词思维),C,D也是类似的矛盾对(反义词思维),并且AB的关系很清楚明白,那么由以上三点,就可以推出C,D矛盾对之间,大概有什么的关系和演化方向.
    AC则是同义词思维,BD也是同义词思维,只是语境不同,所用来表达的词汇不同而已。
    
    就事物间的类比关系而言,总有事物的某一侧面aspect,某一领域field,某一范围range,某一界限scope之内,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会出现相似性.虽然超出这个aspect, field, range, scope,相似性也许就不存在了(超出了有效作用域范围),但这种相似性就像高分子化学中所说的聚合物的局部结晶点一样,还是会令人的思维闪闪发光.所以人要进步,海阔天空的类比思维是延展的极佳方式。
    
    E. 尽信书不如无书,尽信理论不如没有理论,一切从实际出发,要调查事实、现实和国情再定策略,也即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,信息的渠道要畅通,理论和文化是要的,但起码的也要对现状不能视而不见、不理不问、不管不顾,否则就是驼鸟政策,到头来只能成为问题的俘虏。棠叶国不缺文化,但缺的是文化人学了文化知识,又能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,对某些成文策略和成规范的理论再加以改变或微调,以适应眼前的形势。
正如佛家《金刚经》所说的名偈:一切有为法,如露亦如电,如梦幻泡影,应作如是观。简单地说,就是世界是瞬息万变的(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),如露之凝结与升华,如电闪雷鸣之迅捷,战场态势上尤其如此,人生处世上亦是如此,因此,过去的有作为、行得通的法,到现在就像梦幻泡影一样,可触而不可及,一味地照抄照搬Copy & Paste过去的有为法,只会是僵化和死路,无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,应根据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再做变通或创新,择过去法中的有用、有效部分,弃过去法中的糟粕部分(一分为二),方能是新的有为法。
学口腔医学,想来也应如此,切记要结合技术和现实条件,来消化书本知识。

    E2. 任何理论和道理都是有有效性边界的,即是有作用域的.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,所有理论都是有适用性范围的,如佛学,牛顿经典力学等,虽然几乎无所不包,但都有抵达作用极限的时候.也即是说,任何理论都有有效的边界,在边界内,理论是管用的,超出边界,就要用别的理论来指导了.
    
    F. 要切记在有限的资源下展开行动和动作。所谓资源,包括时间、信息情报、人手、钱财等等,就是可以动用的各种力量。红军时代敌强我弱,只能在农村和山区展开游击战来壮大自己,如果进攻大城市,是必败无疑。但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,完成了从小米加步枪,到飞机加大炮的华丽转身。
    兵法如此,读书、学习、做事亦如此。比如背单词,通读一篇长文后,发现了N多自己不懂的词,这时候书生的办法是从头到尾,把所有生词都查个遍,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,更好的办法是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生词,细察一通,记住而消灭之,使之从生词变成熟词,也相当于游击战加歼灭战吧,不然通通查遍,耗神费力不说,更容易打杀学习的士气。
    再如办事情,要知道君子善假于物也,佛家说飞花落叶也可伤人,不能事事等某某条件都具备了再办,如果那样的话,原子弹估计再过一万年棠叶国也搞不出来。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也要上,创造条件预研了再上。没有条件,要寻找alternatives,即替代物,这才是做事人的节奏,而不是书呆子的迂腐。如何化万物资源为自己的神兵天将,只能说取决于各人的想像力和眼界了,正所谓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
    
    G. 一分为二的变体:

    传统的一分为二,包括如下矛盾对(摘自kiwix百科词条):
    量变和质变
    肯定与否定    
    现象和本质
    内容和形式
    原因和结果
    可能性和现实性
    偶然性和必然性
    整体和部分
    个性和共性
    相对和绝对
    同一性和斗争性
    普遍性和特殊性
两点论和重点论
器与用
    
G1. 模糊与明晰。有些时候对事情要一分为二,有时候要故意模糊的。
如军事上,炸一座桥阻止敌方进攻或撤退,并不是完全把桥炸毁或炸塌完事,最好的策略是模糊,让桥似乎还在位可通行,但实际上一通行的话,就会掉架或塌掉,如此可陷敌军行动意志于犹豫不决中,从而加快我方战斗意图的实现。
    游泳上,经常淹死的人,并不是真会游的,也不是不会游的,而是游泳的技术是半桶水的。看似他会游,但技术不到家,遇到暗涡或险地,就会濒临绝境。
再如语言措辞,模糊更是可以大大改善交流双方的关系,有助于求同存异,增进互信。比方说,对于一位女士,不知道她是结婚的还是未婚的,就不好用Mrs.Miss.来做她的Title称呼,英文中有个词Lady,这时就派上用场了,显得优雅而大方。
再比如法律条文,恶人就用模糊词(及时,尽快,这些都是模糊可嘉啊),来给法律留下潜在的漏洞(据网络报道,胡温执政时,商务部一些底下人就利用拟定法律条文的办法,故意制造漏洞供外资用,非常可恶)。
    模糊的另一种形态,是用一分为二的话来回答。比方说,问别人在哪里,他答在外面,这就无限扩大了范围(不在办公室、家等里面了)。
    模糊在佛教界,还意味着矛盾正反两方面圆融交汇,无始终无分别,即因果相续不断。也即是说,矛盾双方实际上是无法完成分开对立的,至少有些藕断丝连的关系。
    模糊还体现在程度上,如时间用语:
    节假日 > 周末 > 星期六 > 周六上午
    以上时间描述,从左到右,是不断地去掉模糊而走向精确的。这也正是中国语言的妙处,有太多含蓄的话会隐藏在模糊程度不同的表述中。
    又如,过去两岸和谈会商往来的客机航线时,为了是国际航线还是国内航线争论不休,最后一位大陆领导人当场拍板,就叫两岸航线。
    
补记: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念中,还有度、缘、势、宗、层次、结构等。下面将分头论述。
度。在传统的哲学书中,已经讲过很多,此处就不再重复。
缘。下面将马上讲到。此处不讲。
势。孙子兵法中有一篇专门的势篇。中国传统文字中,既有势均力敌,也有势如破竹等说法。可见势指的是一种战场态势,即天时、地利等外在因素叠加在矛盾双方的内在力量上,所形成的一种战场形势,有可能是一边倒,也有可能是相持的均势。
宗。万变不离其宗,万法归宗。可见宗即是矛盾双方演化时,特别是沿时空轴线演化时,所遵循的主线。下面也会谈及。
层次、结构。下面也会讲到,此处不再罗嗦。

    G2. 缘。就如同男婚女嫁要有缘份一样,师生,学友,领导下属,同事等等,也是需要一定的缘份才能在一起.广而言之,两个元素间的关系,也需要缘.如果一对相接触的事物之间,发生了不如意的事,如老师教不好学生,下属适应不了领导,都是没有最终缘份的表现,不能单怪学生不行,更不能单怪老师或领导无能,这种两个事物元素之间的无缘无份,终究两个元素之间都是有一定责任和原因的,不能把没缘份的原因,全部怪罪到某一单方面的元素身上,那是不全面的,是真正的以偏概全.两个元素之间的原因追责,大多是责任比例问题,而不是10的问题(即不是某一方承担全面责任,或某一方完全没有责任,不是这样的)
    
    G3. 接触政策。我们常遇到陌生的事物和人,一些人对于化外之物,常见的态度是拒之于千里之外.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合理性,有其可用可爱的一面.当然对于已经知道是极端坏的人和事,是要远离的(如鸿门宴那样类似的事,如毒品,就不要去碰)。奉行接触政策,就能多一个了解外部的渠道和窗口,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如此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,人与新知识的关系,更是如此.奉行接触政策,才可能有新的缘.

G4. 对应关系。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之间,要有缘才能相配合,就像婚嫁中常说的门当户对一样。换到人类社会中,就是师出有名,有名才有份,也许这就是很多女人一辈子追求的名份吧.就一个人的行为活动来说,只有最符合他的身份,地位和职务时,才是行云流水的最高境界,在家要有老公的样子,对小孩要有第一任老师的样子,在外做什么工作就要有什么工作的样子,大抵如此吧.也就是说,一个人的role身份和position位置,决定了他做出什么样的business事和deeds行为才合适。
并且,往往一个人A对另一个人B做某件事情时,如果有多种交往身份选择,如:既是同学,又是同事,甚至又是世交,这时A以什么样的规格来在这件事情上对待B,往往很有考究。弄不好,就会弄巧成拙。所以,人之间的交往,最好是纯化成为一种单纯的社会关系,但社会往往给我们的不会完全是这样的纯化关系。如果两个人之间有多重社会关系(比如既是同学,又是妯娌,或既是连襟,又是上下级等),那就像解多元多次方程一样,不好解,就要想办法好好解答了。

G5. 折衷(tradeoff, balance). 就两个已知事物而言,两者相比较都会有优劣之分,只是在不同的比较侧面会有不同的比较结果.例如,激光打印机的优点是维护容易,缺点是一般只能印黑白的,彩打的激光就容易坏,而喷墨式打印机,优点是可以打印彩色的文字图像,缺点是不易维护,并且容易风干堵塞.技术的进步,就在于找出现有两种事物的各自优缺点,然后揉合之,把两者优点都集中起来,而抑止两者的这样或那样的缺点.例如上述两种打印机,再往上一步走就可以改良后的彩色激光打印机,当然,彩色激光打印机也有缺点,那就是相对较贵,并且维护保养费用高。这样不断地tradeoff, 折衷取和,才会让技术不断进步。
这也适用在口腔技术进步的探讨上。

G6. 二生三.道德经里名言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.这可不像《圣经》里说的上帝创造万物,而且来得更妙.简单说,二生三,就是从两种极端情况中,再加上一种中间情况(可能就是模糊情况),对三种情况分别做不同的处置.如林彪的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等。
就比方说,我们针对三种题目类型,要分别处置:
容易做对的题目,要花少量时间巩固,但不能长时间不管不顾;
相对不难、但容易做错的题目,要重点对待,本着打歼灭战的原则,逐道逐类地消灭之,使其成为容易做对的题目;
很难的、暂时没有清晰思路的题目,要采取抽丝剥茧、细水长流的办法,专就一道题详研,或者过一遍,然后过一段时间,再来温故而知新,重新发起一次进攻,这样也许会好些。
    
G7. 器与用
古文云当之无,乃器之用。我个人理解,有这么一个意思在里头,即社会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(当之无),那么我们奉献者作为,就能派上用场。另有,一个容器,只有里面没有容纳东西,并有容纳的空间时,它才能进一步容纳进别的东西。可见器为了能够达成被用,应该留有足够的想像空间。(这段补充的文字我写得不好,但这句话的确值得辩证地玩味。)
器,有承载之用,如时间、精力、人手、物料等资源,只有有空间或闲暇,才能承载用途。如果器本身已经处于全力应付的状态,就没有办法再承载新的东西。

G8. 此消彼长。
正因为器的承载能力有限,所以从哲学上说,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表现得很出色,那么他的另一方面,很可能就不咋地。这就是此长彼消吧。

    H. 有序、有层次。一分为二固然好,但每个体系、结构、层次上,按一分为二所进行的考察和剖析的结果是不完全一样的,不论是扼要的两点,还是首要的重点,在每一个细微层次、中间领域或局部范围,一分为二的办法都是不同的,因此有秩序、有层次也相当重要。正所谓行云流水、滴水不漏,要把许多的一分为二的分解组合起来,就需要道法自然,有序而为。正如佛语所说,一身复现刹尘身,一一遍礼刹尘佛.每个局部或细小的范围内,也有佛法和正见的,即使是细如微尘的一界内,也有一分为二的哲理吧.
    就拿打战来说,战胜眼前之敌后,下一目标一般是就近之敌,而不是舍近求远(一般来说是如此,不断一概而论)。就读书而言,读完一本书或一个主题后,再考察的应是相关联的主题,这样学识才会形成连成一大片的学识根据地,从而不断以滚雪球的形式向前滚动发展壮大。
    当然,现在的书和资料多如牛毛,有些地方不得不蜻蜓点水,但更实在的,就如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攻岛掠地的战术:蛙跳,即先集中优势兵力,攻击有重要价值的战略性岛屿,然后再分割包抄。换到读书上而言,蛙跳就意味着要快速找出书籍或资料中的重点,集中力量消化,再加以适当延展吧。

I1. 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也就是马道长Marx所说的,世界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,运动是绝对的,静止是相对的。时过境迁,环境和条件变化了,不能再一味地萧规曹随(要一分为二,取前辈的可取处,弃其不可取处),如果一味守成持旧,那只会让策略被动于形势变化。
正所谓,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又如道德经开篇所说,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。
按我理解这几句话,从前走过的路径,现在可以借鉴其有用、有效的部分,但不是100%通通管用和不能变通的,从前对一个东西起的名字,到现在这个东西的内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,实际上和以前是两个东西了,虽然名字还是那个名字。又如名句所说,人情似纸张张薄,世事如棋局局新,后半句说的是兵无常势、水无常形的同一个意思。
又比如经典的历史名言所说,历史给我们的最大借鉴,就是我们对于过去的历史,从来不予借鉴(大体如此),所以,结合历史和现实的状况,做变通和权衡,很重要。
矛盾辨证关系,在任何事物,任何层次上都是存在的,一分二,二分四,四分八,无穷分下去,就形成一个事情的context真正的上下文,这就是势situation, circumstances,故此,每个人每时每刻每地遇到的境,不会完全不同,但也不会完全相同,故此,需要我们的人生做不停地探索,此即有趣的人生。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

    I2. 一分为二不是万能的,隔行如隔山,肯钻才能深入。就我个人而言,从CSCounter Strike/Computer Science,反恐精英/电脑工程)转到MicroElectronics(微电子),简直如进了云里雾里,一些概念和要素是完全陌生的,没有扎实、系统的深入,实在是搞不定的。要钻研,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。不是有个报道说,在某一行或某一领域内要有高层次水平,学习实践1万个小时是个必要条件,我的外设老师也说过,至少七年方能有小成,后来在行业交流时,也听到外边的老总说,在一个公司至少呆两年,才会被这位老总的公司视为不是过份地跳槽。
    只有充分深入、系统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和脉络后,才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,化繁为简,抓住该领域内最扼要的东西。我们学人应对此有充分认识,切不可盲目抓取两个元素或一个要点,就以为是该领域内至高无上的一分为二分析法。如此草率尤为不当,会误导旁人和子弟的(诚如毛泽东所批判的教条主义一样)。应慎而又慎。

    下面讲述兵法与一分为二思维的关系。兵法极其有助于做事,做事实际上是对着存在的问题或目标而行动,可把问题或目标,类比于兵法中的敌人。
    
J. 兵者,诡道也。就是说要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,不按常理出牌。上善若水,水只要有一个缝隙,就会钻过去并喷薄而出,展开水的阵形,a way out虽然难找,但敌方或问题的命门一定是有的,这也就是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所说的无招胜有招,任何一个剑招、阵势或形势,总会有突破点的,能不能找到,找得准不准,完全看各人的水平、知识背景和Wisdom智慧了。
另外,诡也代表英文中的trick。任何事,如果强攻正取不下来,借助trick来个work around,也有可能做个曲线路径来达成目的。

J1. 朱毛的游击战术精华
红军时代反围剿的经典战术对联
    右边写着: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,游击战里操胜算
    左边写着:大步进退,诱敌深入,集中兵力,各个击破,运动战中歼敌人。
    这幅对联已经把要说的话讲完了。毛泽东还是强调了几条:
    第一,军民团结一致。——人民是水,军人是鱼,鱼离不开水(讲究团队合作)。
    第二,选择有利阵地。——保证第一条基础上,才能发挥主场优势(围绕自己的根据地做文章)。
    第三,集中优势兵力。——保证前两条基础上,更容易建立局部优势(抓住重点)。
    第四,先打弱敌。——保证前三条基础上,先挑软柿子捏,建立信心和作战经验。(注:先灭弱敌,让团队逐步有成就感)
    第五,要跑起来,钻空子。——为前四条服务。(很适用于中国足球)
    
    J2. 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(无论对做什么事都很有借鉴意义):
    
    1. 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,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。(先吃肉,后啃难啃的硬骨头)
    2. 先取小城市、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,后取大城市。(同上,先从小事做起)
    3.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,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,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,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。(保持正确的KPI指标,学习上应以学到解题思路、拿分套路为主要目标,不能以知道答案为主要目标)
    4. 集中绝对优势兵力,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,给敌人歼灭性的打击。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、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。(要集中学习力量,重点消化某一类型的题,避免让时间精力全面开花摊大饼,得不偿失)
    5. 不打无准备之仗,不打无把握之仗,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,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。(对待考试要平时如战时,战时如平时,)
    6. 发扬勇敢战斗、不怕牺牲、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。
    7. 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。同时,注重阵地攻击战术,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。(做题刷题要有技巧,不要老是刷同一解题思路的题,从而僵化考试时的思路,而要做不同逻辑思路类型的题,在思维的运动中,让脑筋活络起来)
    8. 在攻城问题上,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,坚决夺取之。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、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,相机夺取之。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,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。(三种情况三种打法,经典中的经典,相机而动。) 
    9. 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,补充自己。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,主要在前线。
    补记:因粮、因兵员于敌。毛主席的kpi是兵员等有生力量,而老蒋则太在乎于地皮的多少,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。学习上要以时间换时间,做通了一种类型的题,就能为下一步解决更重要的薄弱点,腾出更多的时间。
    10. 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,休息和整训部队。休整的时间,一般地不要过长,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。
    
    以上就是略略谈谈的一分为二的心要。其实,棠叶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联对对子,骈句诗文,无不渗透着一分为二的工整对仗。所以个人觉得,要学得好东西、好宝贝,老祖宗的传家宝、各种文献得好好琢磨,不可一概而废,也不可奉之为不二法门的圣明经典,否则就不是一分为二的公正、中立观点。
    
    老有听市面上的人说,某某商人用毛泽东思想来做商务实践,某某人用孙子兵法来做恋爱实践,更有某某国的核战略被称为孙子核战略,现在看来,这些事例都是言无虚处,实实在在。

    K. 林彪的六大战术原则(补记:非常强调分工合作和把握战机、抓时间效率。抓时间效率,有类似庄则栋的感觉)
    据说林彪六大战术原则被米国西点军校列入军事教材,教室内挂有林彪肖像。
    
    “一点两面三三制简要
    “一点两面: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的攻击点上,反对各点平分兵力;至少两面包围敌人(注:让敌人的力量摊大饼),以保证一定打垮敌人并求全歼。
    “三三制1个班内划分34个小组,每组34人,副班长为当然小组长,另选政治较好、战斗勇敢又有经验的战士当组长。战斗时,以班长为核心,根据敌情、地形,散开距离,间隔作战,相距以听到班长口令指挥为准。既能有效的发挥战斗力,又避免拥在一堆,造成较大伤亡[59]

    “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简要
    “四快一慢:向敌前进要快,以防敌人逃跑;抓住敌人后,进行准备要快,看地形,选突破口,构筑工事,动员、调动兵力,布置火力等都要快;突破后扩大战果要快;对溃退的敌人追击要快,不管三七二十一,不管白天黑夜。这第4快与上述第三种情况的打法相同。一慢是,总攻发起时机要慢,准备充分后再打,而一旦总攻开始,则要快。
    “四组一队:即火力组、突击组、爆破组、支援组,突击队。这里强调突击连队要有分工,组与组之间互相配合,协同作战。也可根据具体目标,划分3个或5个组。
    补记:就是要有不同的role角色,来进行协同作战。这与计算机经典文献《人月神话》中所讲的程序开发团队里,要有类似于外科手术团队的角色分工,有相似性。
    
  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简要
    “三猛战术:将机枪、火炮配备在主攻点上,同时猛烈开火,这是猛打;主攻点上炮火猛烈射击后,突击部队猛烈冲锋,建立剌刀血战的威风,这是猛冲;对已被冲动和溃乱的敌人,猛烈追击,一直压下去,此为猛追
三种情况三种打法:第一种情况是敌人守,就要经过正式的准备,再行攻击。
第二种情况是敌人要退不退,就要先把敌人围住。如准备好了再打,敌人就会跑掉;如不准备就打,又会被碰下来。围住它,抓住它,使它走不脱,然后准备好再打。
第三种情况是敌退,就要猛追,不要等命令,不要怕部队少,也不要怕情况不清楚。当然,战役指挥员应该组织有计划的追击。
   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,可用于做题目时,针对难、中、易三种不同题型,做有区别的练习对待。

M. 由浅到深,再化繁至简。从浅尝辄止,到逐步深入,这是一般读书人都会的事,但是到学有所成,能化繁至简,通过一般性的通识思维,来看透一个事物或专业问题的核心要点core。这后一步很少有人想到,或者想到的人,也不曾探到最精深的高度.就毛泽东,邓小平而言,他们是有那样的深度的。
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(有点像林彪的三种情况三种打法),邓小平提出了世界问题主要是东西问题(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对抗),南北问题(经济合作),而更重要的是南南合作(穷人帮穷人).能把纷繁复杂的世界看透,再简化到极致,世间少有.但这是一个人的思路进步所必需的,否则就会像朱熹那样,要格千物方致知,也太复杂了些。简单,简化,直接,单刀直入,这些是把真正的事物本质和问题核心呈现出来的最后一步思维(简单、直接的思维)。
    正所谓:繁华阅尽是沧桑,大道至简方从容。

    N1. 比较思维(compare). 俗话说,人比人,气死人.于是就不比了,其实这种退缩的观点是比较错误的.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之间的比较,大体上要坚持如下的比较顺序:
    a. 比较双方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是否相同,相异,也要找出比较的参照系reference system是否合理(也即立场、观点、方法),两者是否具有可比性.
    b. 求同存异并举(即要找出比较对象之间的相同点,又要找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)
    c. 在上述基础上,分析两个元素或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总体优劣.
    这样才是完整的比较哲学,否则比较是不完整的.
    就如习先生说,不能以改开前三十年否定改开后三十年,也不能以改开后三十年否定改开前三十年.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时间时代在变,形势和问题也在变,当然政策导向,决策指引和执行的具体思路也要变.也正是所谓的"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"吧。一般人只有领会到这个应变而变的层次,才能体会更深。

    N2. SWOT分析。SWOT,实际上是:
    Strength 内部的优点
    Weakness 内部的缺点
    Opportunity 外部的机会、优势
    Threat 外部的威胁、劣势。
这种分析在商业报告书里很常见,是对内、外部,优、劣势做的四分法分析,实质上也是一种一分为二(内、外部)后,再次一分为二(优、缺点)的办法。
插叙:以前我们常听说要多角度地观察事物。其实,多角度观察的开始,就是从正反两方面(一个矛盾对)来观察事物。
一个矛盾对 = 2个角度
两个矛盾对 = 2 * 2 = 4个角度
三个矛盾对 = 2 * 2 * 2 = 8个角度
......
N个矛盾对 = 2N次方个角度。
也许,这就是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办法所在。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、四象生八卦、....以至无穷无尽。
    
    O. 尽量不一刀切,要一分为二,看到一个事物,理论,人等的优缺点,利弊处,长短处,从而择优而反制缺点,取长而补短,扬长而避短,兴利而除弊,等等,此为进步之至理.
    所谓一刀切,就是全盘否定或肯定.如五四时代,众多社会文化菁英,基本就是对棠叶国传统文化批倒批臭,似乎不100%抹去就誓不罢体.而他们丝毫没有感受到,毛泽东,周恩来,林彪等人,早年都是受过私塾的传统文化教育的.
    又如1980年代,很多似是菁英级的知识分子大力鼓吹全盘西化,还不是百分百,彻头彻尾的一边倒?实际上他们最终也落不到什么好,因为他们一开始从根本上就没坚持一分为二,没能切入中西之利相结合,中西之害尽摒弃的最佳思路。
    所以,要一分为二,批判与继承相结合,才能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.而用刘备的话来讲,就是小善要努力去做去执行,小恶要防微杜渐地不断克制,从而"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",达到不断地自我修养升华.这才是自身进步的真正动力思维所在。

二、一分为二的初步类比应用
    
    下面就结合具体的领域,谈谈一分为二思维的使用。
    
    A. 读书。此处仅谈要有重点。曾国藩说过,读书时要一次只读一本,从头到尾读完,前面没看透不要往下看,大意如此,但对当今情势可能要对此有所变通。据说林彪在解放后生活也是极其简单的,书房中摆设简单到了极点,桌上仅放一本书供他阅读。所以,读书不能漫无目的地瞎读,要有重点,感觉有相应、相通处了,要会啃,要咬定青山不放松,这样才能把一本书吃透。但是,现在的书多如牛毛,有些还是砖头型的(砖家出的),因此,略微变通一下,要抓住扼要,先看砖头书的目录,取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(一章或一节),完整读下来。对其中不太懂的名词或名句,或感受较深的,可用百度百科(bk.baidu.com)或维基百科(wikipedia)一下,相互印证,兼听则明吧。
    
    B. 关于说话的技巧。我也在人生路上,可能说话的技巧还不如你,故此略去,以求你能抓住本文重点。言多必败,谨记此言。

    C. 做人的一些体会。我以前的做人不够好,此处也略去。与人为善,多做好事,有此足矣。
    
    D1. 做事。做事实际上是个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的过程,问题也即矛盾的方面,也即做事人的假想敌(这样就可以套用孙子兵法中,敌我对抗的思路了)。因此,打战、军事斗争,是做事的最高级别,其他工程实践等动手做事项目,完全可以从上古以来的兵法韬略中,滔滔不绝地汲取战略和战术营养。
    一般人常会讲没有目标,实质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和媒体,给了我们受众太多的完美教育,什么都是好的,伟光正,高大上,白富美,等等.而当问题来到我们身边时,又演化成危机,会让我们普通的受众们一屁股坐趴在地下。
    所以,如果没有目标,那么就用解决身边的切实问题作为初步的起始性目标.
    我个人感觉,问题三段论有助于我们认清应该值得追寻的目标.:提出问题 > 分析问题 > 解决问题.这是个人和社会前进道路上的永恒主题.但其实很多时候,由于我们认不清自己的缺陷和短处,常常会在原地空转(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. 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)
    有句名言说,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。我想也是这样.自病自医,这是一位久经风霜而又坚韧不拔的老人告诉我的原话.自己的优秀处,自己的毛病和缺点,只有内心深处的自己在冷静体察时,自己会最清楚和明白.就看我们如何扬长避短,如何认识,确认,看待,管束和纠正我们的毛病和缺点.
    传统的中国学生和受众,在外国人眼里有个通病,就是不爱提问,自以为把书看懂就行了,把题做会了就行了.在棠叶国现行的八股笔试为主的制度下,这确实是一个实用的思想.但是就社会的成长性而言,前沿性的突破,往往发生在科学的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边界处(未知领域就是学术界还无法解释或解决的地方,已知领域就是学术上已经用理论较为圆满周到地覆盖到的地方).而这首先就需要我们提出问题.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没有问题,没毛病,更不向老师,长辈,家长或学长坦承/求教,那怎么让有心帮助我们自己的人下手帮忙?
    有心人懂得的道理会是很多的,但是即使是这样,也需要有下手处.比方说,药店里有很多药材,但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病人,感冒有治感冒的药,头痛有治头痛的药,等等,急病乱投医,有病胡吃药,都是治不好病的,而且还可能延误和加重病情.所以各种道理就像药方和药材,就要看对什么症,什么病用上,才会见效.因此,坦承地提出问题,才会让有心人摆出合适的方法(药方)去解决它,这是问题三段论的头一步.
    我们学这么多书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学会用直觉感受到问题的存在,能够切实和详细地描述问题,这样,我们再着手促成问题的解决,就不会很费劲了,因为目标已经明确了。
注记:描述现象和问题的能力,即语言能力,也是相当重要的,否则无从谈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
D2. 再谈问题:锁头和钥匙的关系。
我们获取知识,就像拿到了钥匙。而我们发现和找到了问题,就像找到了锁孔。只有我们把钥匙应用到锁孔上,我们才能真正打开事业的一扇门。这就是教育哲理所在。
当今的教育,会教给我们许多钥匙(知识,knowledge)。但是,当今的教育,又给我们很少锁孔的启示(发现现实问题、难题的所在),或者是故意回避,或者是无心而做。
这里讲的问题,不同于我们考试中的问题,那些问题都是有现成答案的,即使不在我们手里,老师改卷子时也会有一份标准答案。我们这里讲的问题,是指社会、历史和科学中,没有现成答案或解法的问题,是真正的问题。能解决,就意味着真正的创新。
有些人学了一辈子,满脑子的钥匙(知识、能力),却未对治上一个真正的问题(锁孔)。这是憾事。
有些人没什么真本事(没钥匙),但却常生活在社会一线,发现很多问题(找到很多锁孔),有很多想法,却眼高手低,无力实现。
以上只是两种极端的情况,我们普通人,应当力求权衡,年轻时既给自己多造些钥匙(知识、能力capalibities),也要让自己充分体验社会生活疾苦(尝试着摸索到一个前人未曾发现的锁孔),最终致力于把我们的知识能力,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去。
我想这就是钥匙与锁孔的关系。
同时,我也会想起过去一个大学校长做的比喻。学生毕业后好比猎人,要瞄准猎物,那么学生要按如下步骤来操练:一是准备好打猎的枪和子弹,以及其他辅助工具(系统地学习,获得基本功),二是要能找到猎物出没的地方(寻找问题),三是要会瞄准猎物(重点突破问题的难点),四是拿捏准射击时点,一枪致胜于敌(最终解决问题),其间的每个步骤都不可或缺吧。

        
    D3. Computer+编程实践感受略谈 就具体的做事而言,Computer+编程是个很特殊的做事类别。为什么呢?电脑编程用的是电脑编程语言,这与写文章有相通处,都是用一种语言,写文章用笔,当然现在也可以用键盘直接码字上屏,电脑编程更是用101键盘来码程序。这是其一,与写文章有相通处。
    但电脑编程又与写文章是不同的,编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能运行成功、达到客户的需求才算数,并且程序运行是否健壮也是一个更高的标准(24hx7d长时间、反复运行时是否不出错,这就是在下所理解的健壮性,运行一两次能成功,久了就会出错的程序,在普通程序员手里是屡见不鲜的)。黑客界有句名言,We only believe in the running code.  也即是说,能搞出成功运行的程序来,说话才有份量,否则都是空谈。因此,编程在这方面与做事是很相像的,必须一步一步来,步步为营,稳扎稳打,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错误,否则给航空航天部门(飞机、飞船、火箭)、银行金融、医疗仪器等关键领域的软件编程,就会出很大的事故。
    综上,电脑编程,尤其是小脚本编程,我个人认为有利于锻炼学子的做事章法,但由于编程受限于只用键盘和鼠标,对于手巧型技艺的锻炼,是不足的。实际生活中,常有会编程的,但不会弄电脑硬件的,就是这种两面性的体现。两个方面都应当记取,即既要学会编程上的工程思维,也要学习其他真正有助于巧手的动手项目。
    
    E. 考试和备考。择要讲一讲备考要有选择性突击点。当今国考五花八门,各科并举,如果一个寒弱学子要搞全线突击进攻,一般是必败无疑,必须要有策略和重点进攻战术。
    就题目而言,当然广泛模拟真题进行实战演练,是非常必要的,惟有如此,才能临到考场而临阵不怵。但题目可分为三类,一类是完全会的,一类是半知半解,有时做对,有时又不会的,一类是高难度的,完全不会的。对此三种类型,应有分别不同的应对之策。对完全会的,只做些许巩固性的练习,避免手生;对于半知半解的,要集中力量搞定某一主题或某一范围的此类题,可收抓分的大成效;对于完全不会的,只有长期积累真功夫,才能有些许长进,数学中的难题型,尤其如此,不要抱有一朝破万题的幻想。这种三分法,有点类似于林彪说的三种情况三种打法。
    
    F1. 读史、读文献、读新闻、读媒体、读文件、读懂别人的话。史书是过去记忆之大成,新闻则是当前的热点(有可能是真热点,也有可能是假造势,所形成的热点),一古一今,不可偏废。但凡以上种种,作者及发布者都因种种内在的利害关系,有些话不能说,有些话要委婉说、含蓄说,有些话要反着说,有些话要编出假故事,等等,如此种种,应当遵循小时候益智题的做法,假中求真,真中看假,只有多积蓄知识背景(以便旁征博引),并多强化真假、逻辑推断的功力,方能透过种种表象语言看到事物本质。也正如毛主席在《实践论》中所说,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,由此及彼,由表及里(四个矛盾对思维)。这也是一分为二的至要之理吧,更何况军事战场上,必须的一个环节,就是排除各种有意无意的敌方假情报、假动作,方能发现真实破绽,进而攻城拔寨。这也算是尽信书不如无书,尽信情报不如无情报吧(老蒋在解放战争中,就在这方面上了很大的当)。

    F2. 要摸索出主线,反对盲人摸象.读史,读书,会看到方方面面互相矛盾的材料.此时要注意,兼听则明.我们正常人虽长有眼睛,但如果偏听偏信,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文里说的,对一只大象(事物)有非常片面的看法.所以普通人虽然长眼睛,但如果有偏见,实质上看问题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样走入死胡同.
    再如,<笑傲江湖>中写道,华山剑派两位祖师岳素,蔡子峰(似乎是这两个名字)为了节省时间,偷看林平之祖父的袈裟上所写的<葵花宝典>,两人相约各看一半,结果看了记了抄了再回去相互对照,两人的心得牛头不对马嘴,于是产生矛盾,形成剑宗与气宗两个小门派.其实依我看来,是二人的思路修为没有达到完全融汇贯通的境界.
    所以,读史,读书,读媒体,一定要多方印证比较,相互权衡,然后得出自己的看法,这样的看法在基础上会比较扎实。
    而且,如果有现成的一定的思路和主线,建议先把思路主线阅毕,这样再集聚各方的细节末枝,看法就比较快速地走向宏大和雄浑.简而言之,就是纲举目张.
    如看建国史,就建议读一读虚声的天涯帖<不被理解的毛泽东>,如看改革开放史,建议读一下<塘边闲语>里的内容(当然不一定全对,但有主线,大事件基本都交待了)
    而在没有主线和总体思路之前,种种正反,是非的判断,是随时有可能变化,甚至会完全颠倒过来,所以只能是不轻易地下结论.
只有这样,才能透过历史和媒体的迷雾,洞知世间的原委与真相。
这种读书法,与传统的考试读书法,是大大不同的。传统的考试读书法,往往一个题目给的材料和条件,都是真实的,不用我们去判断是真是假。当然逻辑类题目可能不在此规律辖内。
    
    G. 作文.作文的首要原则,是有感而发,有事才说,不要无痛呻吟,没病装病.真正发自内心而达成的话语,最为有力和雄浑。
    我不是语文专家,也不是英语专家,所以下面这些净是外行话,请姑且听之,自行明辨,取可行处学用。我下面就讲讲学写论文的体会。
    对于自由型的作文,首先的就是要主题鲜明,某一篇作文中所有的话要尽绕围绕着一个焦点展开(兵法:抓住重点,实施突击突破,只是一个重点,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,对于一个重点,可从两方面加以分析,即既破且立,或正反并举),如果分散文章焦点,就很可能达不到讲深,讲透,讲够的力度.
    其次,尽量少用新名词(这样会让受众感到迷惑不解),如果用了特殊的专有词,尽量使文章中的每一个用词点,都使用相同的专有词,这样才会避免人为岐义。
    再次,对于受众熟悉的东西,要广泛运用同义词手法,把词色丰富起来.比如,湖泊,洼水,池塘等,尽管有略微差别,但本义上是近似的(这个例子举得不太好,但作文的笔法意思是那样的).词的讲究,首先在于找同义词,反义词,其次,同义词各词之间,要学会善用他们的nuance (minor difference细微差别),不同的nuance,决定一个词用在哪种场合更合适.这种同义,反义,词色的nuance,只有多读,多查字典(如汉内zdic.net或有道dict.youdao.com),多查百科,多思惟,才能臻于完善。
    说到底,拉得越长的作文,其表述上是把同一个中心思想的意思,用不同的词色和同一个意思但不同表达方式的句子,不断累积堆砌起来,至于怎么堆怎么艺术,完全看个人的造化了.拉得越长,只是为了把一个思惟的细节讲得更细致周到,而不是别的。
    在英文作文修正软件White Smoke,有一项专门的评比标准,就是不能老是用重复的词,否则整篇作文就很单调,会失分.
    还有,要充分发挥类比和比喻能力.任何两个事物之间,在一定时空作用域内,就会有可比性和相似性.例如人体的各器官运作,就跟一个小城市的各机构单元运作,有一定相似性,再如会计行业的许多术语,与情感方面的付出收获有相似性,这样做文章就能达到十分谐趣的效果.很多行业尽管术语名相不同,但行业内各术语项目元素的关系,在跨行业时,在某个局部会有相通处,此点务必多加详察,定能收获一定的奥妙。
    另外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.把心中所感写下来,一方面有利于保存回忆和调阅,另一方面,我个人感觉,心里的思路写着写着时,有时会突然迸发出新的想法,整合出更成熟的思路,此点我觉得更为重要.敬请明鉴。

三、一分为二的进一步扩展  -- 把玩数字哲学

    先看这些文字:
    抱朴守一。
    一分为二,两军对垒。
    由二生三,晋分三家,三国演义,一统为晋。
    西天取经,师徒四人,降妖伏魔,同甘共苦。
    抗日战争,国共日伪,四方斗法。
    五行学说,相生相克。
    战国七雄,终成始皇。
    十个天干。
    十二地支,生肖星座。
......
九九归一。

    3-1. 抱朴守一,九九归一
    道家讲的一,就是道。二中取一,即两点中要抓住矛盾对中的重点,也就是二中取一。
    也可以说,要在诸多矛盾对中,抓住最主要的那一对矛盾对做研究。
    还有,对所研究的事物越深入,到最后反而要越来越删繁就简,以简单、直接的方式,来求得对专业领域的一些观感和看法,即九九归一。

    3-2. 一分为二,两军对垒
    矛盾论,即一分为二,前面已经讲了很多,此处不再赘述。

    3-3. 由二生三,晋分三家,三国演义,统归一晋
在历史上,有两次晋的分合。一是春秋时,晋分韩赵魏三家。二是三国时代,三家最终一统于晋。所以努尔哈赤、毛泽东等以三国演义为作战指引,是有历史依据的。但毛泽东在抗战时所面临的局面,是国、共、日、伪四方斗法(如果加上伪满洲国,则是五方斗智斗力了),更为复杂。    
就现代商战而言,手机操作系统的争斗,就有点像三国归晋。最早是Palm、加拿大黑莓、芬兰诺基亚三家的系统领先,而且都不是美国的公司或操作系统。但后来,随着苹果iPhone、谷歌Android和微软Windows Phone的先后崛起,这就实现了美国的三家公司垄断手机操作系统的局面。
    
    3-4. 西天取经,师徒四人,降妖斗魔,同甘共苦
    明清两代,留给后世的名著,有红楼梦、西游记、三国演义、水浒传、金瓶梅、聊斋志异、桃花扇等。他们不是一般的文学名著,而是有着很大的人生观、哲学思维寓意的(尤其是红楼梦、西游记、三国、水浒四著),这比纯粹揭露官场和社会的《官场现形记》等,要高一层次。

   插叙:就红楼梦而言,它是一部巨大的谜书,据说毛泽东本人看红楼梦看了六遍,才完全参透其中的谜。正所谓真真假假得出真(逻辑推理思维),曹雪芹的功夫十分了得。其中应是充满了了字谜和家族之谜。
红楼讲的主要是情,情感纠葛,人际关系的处理。

    插叙:毛泽东本人是至少有两套语言体系的,一套是传统的马列语境,开口主义,闭口阶级,而另一套他更为熟稔的,则是中国的传统文学和古典文学,从他的个人经历讲,24史,全部看过至少两遍,红楼看过五六遍,晚年又请芦荻做古典侍读,还看容斋随笔,可见毛泽东胸中已对两套语境都能圆融无碍地了然于胸。然而相较之下,他晚年对华夏文字更情有独钟,更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未知问题的答案,以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度。而传统马列著作到他晚年来讲,可能味同嚼腊。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,不对处请大家原谅。

    三国已在上面讲了,讲的主要是权谋争斗,分分合合。

     水浒讲的主要是仗义,义薄云天。当然,现代社会有个人把水浒的缺陷也讲得很到位,详见毛泽东晚年对水浒的新观点。即水浒的缺陷:只反贪官,不反皇帝。当然,这里的皇帝指的是古代反动阶级的总头目,不是指别的东西,请读者不要误会。

    至于西游记,我个人认为作者是在借用妖魔鬼怪的故事,说世间的团队内部的分工合作,以致建功立业,功成名就。他也是相当精彩的一部寓意名著。其寓意不会输于红楼,当然,超越红楼会有些勉强。

    而就西游记而言,四人团队组合也彰显了吴承恩的人生实践看法。
    
唐僧,道德的化身,信仰的载体,缺点是能力不足,但会念紧箍咒来使唤孙悟空,再带动其他两个徒弟。优点是他有广泛而强大的人脉,如唐皇、如来,都与他有直接关系。他是唐皇的结拜兄弟。
唐僧还有另一个非常大的优点,即肚量大,能容人。他没有因为悟空、八戒、沙僧等有前科,就说他们配不上取经的伟大事业。即使面对妖怪,他也是一颗菩萨心肠,泰山崩于前而不惊,苦口婆心劝令对手改邪归正。并且师徒之间,关系唯一差点搞崩的,就是三打白骨精事件。
    
    孙悟空,能力的化身,开拓进取、创新等,少不了他。在公司中,就是研发总监、业务总监或CTO(首席技术官)之类的角色。
悟空这个佛语,彰显吴承恩的寓意:能力不是万能的,但没有能力是万万不能的。能力无限大时,如果不用于取经等正当事业上(有本事了要会用),反归于无和空,才有此禅意。
也即是说,要学以致用。如果所学不能用,或用在歪门邪道上,就会走弯路。即便如悟空一身本事,用在取经上,就是正道,但用在和天庭抗礼上,就会是大闹天宫等影响安定团结大好局面及全局稳定的重大事件。学不善用终为空,此即悟空是也。

    悟空道具之一:紧头箍,表明能力再强,也要受道德、章法的约束,才能合力办大事,不能有能力大,也就脾气大到无法无天的想法和做派。
    悟空道具之二:金箍棒,表示能力强时,飞花落叶皆可为法器。该棒可大可小,既可作绣花针,又可作擎天柱。

    插叙:吴承恩描写孙悟空时,他写作上的不足之处,在于有时让悟空能入水(如向龙王讨要金箍棒,假扮牛魔王骑碧水金晴兽等),有时又不能入水(如降服白龙马,大战沙僧、九头怪等),这样就导致书中前后逻辑矛盾。也许我观感有限,说得不对。
    
    悟空道具之三:观音菩萨给的三根救命汗毛,据观音说,只要在情况危急时,吹一吹这三根救命汗毛,就可以变出成千上万的猴兵猴将,来对付妖魔鬼怪。表明研发团队发展壮大时,最好由研发开拓的领头人,来亲自招募下属,作为研发团队的核心骨干。我所知道的,戴笠招聘军统工作人员,就常亲自看对方简历和面谈。据说小米公司招募核心研发人员,也常是雷军亲自过问。可见核心人才对于事业团队之重要,足以引起有道之人的高度重视。再说了,孙悟空就是如来和观音早已钦定的唐僧团队骨干。
    
悟空道具之四:火眼金睛,在太上老君炼丹炉中练就的本事。这表明能力强的人,也要会明辨大是大非,有超出常人的辨识能力,能识别一个现象或事项,到底是机会opportunity还是陷阱pitfall。这种辨识能力有时甚至连唐僧也赶不上,因此师徒俩才会在对待白骨精的态度上有争吵。就悟空一方来说,能力大不能脾气大,否则就会失去有德之人----唐僧的认可。值得注意的是,火眼金睛般的辨识能力,是在道家始祖老子的火炉里炼出来的,看来吴承恩对于老庄道家哲学(用矛盾辨证思维的观点,来观察和认识世界),也是相当赞赏的。

悟空道具之五:七十二变。毛泽东说过,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。到了什么样的时间、地点、条件、环境,就用与这些情境因素相适应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互动。对敌人,可以用这种方式迷惑。

    悟空出身:石猴。这表明悟空是没有亲爸亲妈的,天地灵气孕化,或者他是父母早逝的孤儿。这比唐僧的出身还苦。加上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,整个表明悟空的身世是十分坎坷的,也正因为如此,悟空在社会上独自摸爬滚打后,能力是超强的。有句俗话似乎是说,一个人在军队、医院、监狱呆过后,会有很大的历炼的,这似乎就是在说悟空。

    白龙马,领导班子中的辅助角色。唐僧的能力是缺乏了点,甚至体力跟不上,但有白龙马助阵,也可以跟上三个徒弟的取经脚步。换作现代话语来说,就是一个领导班子是集体领导的,但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,以唐僧(道德楷模)为中心,各自摆正位置。通过白龙马(辅助角色,可能是秘书,也可能是副职领导),唐僧会把来自道德情感的事业心,化作强劲的执行力,也就是能把事情办成,把结果落实到位。例如小罗斯福总统,虽患小儿麻痹症,但有马歇尔等助阵,照样能领导美国打赢二战,实现全球争霸的梦想。
    
    猪八戒,亲和力的化身,彰显市井人缘的重要性(但唐僧有人脉,如唐皇、如来、观音等,非八戒之流所可比拟)。在一个团队中,就是和事佬、调和剂、润滑剂的角色,有利于减少内耗、增加团队的一致对外能力。有他搭配,干活不累。
八戒法名猪悟能。凡是爱调和人际关系的,一般情况下缺乏对业务的钻研热情,也许这就是唐僧对八戒的期许,要他时刻不忘加强业务能力的学习和提高。
八戒这种有市井人缘的特点,还有另外两个延伸意趣。一是爱用话搬弄是非,虽然话多也有话多的好处,二是好色。这些都不利于业务能力的培养,可见唐僧对八戒心性的了解,非同一般。
八戒道具钉耙。俗话说倒打一耙,八戒这种身份,对于一般人常进行忽悠工作,甚至会倒打一耙,只有遇到能力超强的猴哥,才会老实一些。但八戒在三打白骨精中,也成功地用挑拨和忽悠术,来了个激将法,在重回花果山、成功劝悟空重新出山救唐僧这件事上,做了件实在事。

    沙僧,默默坚守岗位的事务型人才。一个团队中,少不了打杂的、执行日常事务的人,沙僧就是这样一种人,一路挑担前行,无怨无悔,如办公室主任、总务处处长等。
    沙僧法名沙悟净。唐僧给他取这个法名,也是有寓意的,既是对他为人的事先赞赏,也更是对他始终如一、不忘初心的一贯期许,即清清白白做人,干干净净做事,始终做老实人,办老实事。沙僧来自流沙河,那是一个泥沙俱下的地方,不干净,简而言之,是有腐败的可能性的。沙僧的角色,有点像后勤总监、总务处处长,工作思路基本上只要按步就班、萧规曹随就行,就是量多事杂,并且没有监督的话,很容易顺便揩油讨回扣,因此取名悟净,实有必要。
    沙僧道具禅杖。禅杖一击可取项上人头,表明沙和尚执纪严明。道德之杖也足以担起背负取经求法行囊的重任。

综观唐僧师徒的人员配置,有一个典型的现象,即外行领导内行。唐僧对于取经路上的降妖伏魔打怪过程,是外行,但他有目标、有理想、有道德、善于宽容,对于达成取经的目标,是内行,是崇高理想的无畏追求者。而悟空、悟能、悟净三人,虽然对于打怪等在行,但对于唐僧的理想,在理想忠诚度上,还是略逊于唐僧本人。
所以,外行领导内行,未尝不可,只是外行的领导要有一定的前置条件assumed condition or prerequisite,才能把业务团队带好。如上所述,外行领导内行,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,但并不是任何一个外行人,都可以担当起领导取经的重任。以美国为例,其国防部长的人员配置,基本是文职人员/文官担任,这就是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的制度。
泛而言之,毛泽东那一代干革命、打江山的人,他们先前只是对军事熟悉,对于地方工作并不十分熟悉,但后来大部分的军转地方干部(刚开始算外行的),照样干得不赖。可见共产党的理念和理论,确实有一套可以推而广之的地方。

如来、观音、各界天兵天将、各路得道神仙。这是以如来佛祖(相当于公司的董事局主席)为核心、观世音菩萨等(相当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)为执行长的外包业务团队,当唐僧师徒四人团队不足以解决路上碰到的打怪业务问题时,就得找外包团队了,out source at once,而且如来、观音一出手,往往就是一站式服务one-stop service,立马解决问题。
可见做事业,找到好的外包合作对象,有多么重要,这与一个团队所秉持的事业理念(理想、信仰)高度有真接的关系。唐僧去西天,不是为功名利禄,只为求得真经,宏法利生,普渡众生,共济沧海(用现在的政治语言,叫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),这也正是他不恋栈富贵家、不醉心女儿情的本意所在吧,因此与唐僧合作的业务外包团队,必然是像如来佛一样的一流外包团队,随叫随到,即刻有效。
    
    而且,这种业务外包团队给唐僧师徒服务后,成果也归唐僧师徒所有,计入九九八十一难成果之中,也即业务虽然外包,但品牌成效仍归唐僧团队所有。
    在现实中,棠叶国的高铁项目,就是典型的品牌自主、业务外包,尽管内部可能用了庞八迪、日本公司、法国工厂等的技术,但整体上的业务品牌,仍是棠叶国的中车、南车等。这种方式对于棠叶国逐渐把核心业务内容山寨、吸收过来,是最为有利的,最终有利于实现全面国产化。
    移动通信方面,棠叶国也是品牌运营自主,业务内容外包,做得比较好。虽然各个基站标的是中移动等国企的公司标志,但基站的产品型号,先前却大都是诺基亚等外国公司的。
    而汽车工业方面,则不够理想,合资品牌太多,限制了棠叶国人把业务内容国产化,把品牌自主延伸到全球市场。据说合资厂出品的汽车,是作定向销售的,一般只能行销中国大陆,无法自由打入国际市场。我研究不是很深入,这只是一点浅见。(请汽车业行家评论之)

    各路妖魔鬼怪。寓示着唐僧取经求法求道路上的种种障碍。网上流行的通俗看法,是有背景的妖怪,都不会被打死,而是被罚回天庭,留职查看,如太上老君的门下弟子;没背景的妖怪,基本上是死路一条,如白骨精。这说的是明清往事。今非昔比,老虎、苍蝇都要遭打了。

    说归说,在一个事务执行团队的实际情况中,唐僧、悟空、八戒、沙僧四个人的性格特点,可能会以不同的成分或比例,揉合在同一人身上。但据我看到的现代有关创业投资故事说,投资人很看重的,就是创业团队是一群人,而不是一个人。一个人如果能杂揉了如上四种人的全部优点,那可真是少之又少。此为真义。
    
    唐僧: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上层人脉
    孙悟空:有文化,有纪律,有强大的打怪业务能力
    猪八戒:有市井人缘,但唐僧也希望他有道德、有纪律
    沙僧:有道德,有纪律,有做后勤总务的耐心耐性
    这么说来,大体上邓小平先生在八十年代提出的四有新人概念(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,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),可以与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取向作个杂揉映射。

    而就公务机关而言,也可作如下的类比(可能不完全确切):
    
    唐僧式的机构(道德管束):党中央、国家主席、人大、议会、公安政法、审计等
    注:按以前老师的说法,国家主席就是一个国家机构。
    
    孙悟空式的机构(开拓创新,抵御内忧外侮):教育、科研、国防、军工、公检法、重工业、重型装备制造业等
    猪八戒式的机构(人脉拓展):政协、工商联、各种联合会、行业协会、群团等社会团体
    沙僧式的机构(后勤、总务类的):如政府的一般性事务部门,财政、税务、机关事务管理处、学校总务处、单位计财科、单位办公室等。

    由上可见,西游哲学所折射出的人生、社会寓意,至少不会比西方的三权分立思想差。西方的三权分立重在制衡,而不太强调协作(恕我愚昧,我没有很深入地研究三权分立的经典学说,但在西方议会中,经常发生党派性的争吵,不是为老百姓能否得利而吵,而就是为了党派之偏见而争吵),来自东方的西游师徒的取经思维则不同,强调取经路上的合作共赢,开拓进取,一路向前。    
    注:以上类比思维,在《程序员》杂志和一些高端品味杂志上,也曾有过精彩的演述,并非全都是我原创。此记。

    3-5. 抗日战争,国共日伪,四方斗法
    在八年抗战期间,毛泽东领导共产党所面临的局面,既充满机遇,但也充满风险。共产党所面临的其他势力,有国民党、日本侵华势力、汪伪政权等。这是比三国演义中更复杂的斗争局面和形势。而且共军内部,陕北中央红军(抗日时称为八路军)与项英领导的新四军,其间步调也不完全统一,项英与中央之间是有矛盾的。又如在山东,朱瑞将军与其他人之间,也有一定矛盾。
    就在这样的内外错综复杂的局面下,毛泽东成功领导共产党完成内战准备,非常不简单。所以如果将来公开了抗战期间更多的毛泽东电文,那将是史家们非常有用的研究材料。
虽说毛泽东在抗战期间的政治、军事斗争指挥艺术高超之极,但终毛后半生(解放后),他似乎没回过延安(井冈山有回去过),可见他对那段日子是蛮纠结的(张国焘事件、项英等,都不是那么好对付)。
补充:抗日战争中,其实还有伪满洲国这一方,但似与前四方(国共日伪)在关内的活动关系不大。
    
    3-6. 五行学说,相生相克
    我没有深入研究过我们祖先的五行学说,但是五行学说彰显了五个元素的相生相克关系,像五官、五味(酸甜苦辣咸)、五脏等,并且五行学说发端于道家,所以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应当不是专指这五样具体事物,而是指这五样具体事物所表达的一种抽象概念,以便对宇宙内的其他五元相生相克关系,做个类比映射。
    
    3-7. 战国七雄,终成始皇
    我们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,是孕育秦始皇大一统的前夜。其纷争可类比于上世纪的欧陆大战,但不同于欧陆大战后果的,是我们祖先终于见证了度量衡一致化、书同文、车同轨的大一统。两次世界大战,终究没能形成统一的欧陆大国,这或许是时运所至吧,无论拿破仑、希特勒,都是功败垂成,失于师出无名,没有正义(起码从不义到正义,逐渐切换过来洗白了也成啊)。所以,就当今国际关系而言,如果想寻求解决之道,不妨远溯我们古代中国的国与国的纷争。
    展望未来,全球范围内的国与国纷争,将是以国国合并共赢为主,这才符合神州大地自古以来的地缘政治趋势。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但总的趋势,是合、是共赢win-win solution。所以,未来出现一个地球国,是有可能的(有点异想天开、贻笑大方啊)。
    就战国而言,本来楚、齐两国联手,不会输给秦国的,但楚、齐两国,败就败在互相猜忌,在受秦攻击时,不互相援手。所以就现代地缘政治而言,其寓意就是一切核心事务都得靠自己,不要老是盼着别国来帮忙,这样雄冠全球才有希望。

当今世界,谁最象古代中国的秦国?秦国是我们古代神州版图中的西方世界。
两三百年前,应是日不落的大不列颠帝国最象秦国,实力覆盖全球,到现在还留着一个英联邦的躯壳。
现如今,应是美利坚合众国最象秦国,早有文献称其为海权国家英国的2.0版本。因为英国作为海洋国家,常出心计让欧陆国家不团结,以便渔利,而今美国,也正是想效仿而让大陆国家互相摩擦掣肘,好坐山观虎斗,从中得利。也可说是秦国3.0版。
但是,历史会告诉我们未来,而未来又不会是历史的简单重复;历史会让我们借鉴过去,但历史又不会让我们只对过去做简单的借鉴,未来的路上,会有变数以新的方式杂揉进历史进程。如今的秦国3.0版,能否在群雄逐鹿中问鼎中原,鹿死谁手,还很难说哩!
而美英等西方国家的西方,又是哪里呢?足球是圆的,地球也是圆的。跨越重洋,美英的西方就是神州这版神奇的大陆了!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。这是个令人乏味的年代,但也是让人激情澎湃的时代。神州能否复兴,也许我们这代人就能看到。

    3-8. 十个天干
    甲乙丙丁戊,己庚辛壬癸。据kiwix百科介绍,十个天干,源自五行学说。没有深入过,不作详谈。
    
    3-9. 十二地支,生肖星座
    子丑寅卯,辰巳午未,申酉戌亥。巧的是,东方的生肖与西方的星座,都是以十二为数。只是生肖是按年为数,星座是分月为数。没有深入过,不作详谈。
    
四、兴旺衰

    道德经说过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    我遇到过的一位老人,说过事物发展进程中的1,2,3,4,5,6......,就会顺着兴、旺、衰、兴、旺、衰......的顺序来演变。
    
    用数学语言来说,就是:
    x = if x mod 3 = 1
    x = if x mod 3 = 2
    x = if x mod 3 = 0
    mod代表求模或求余。
    
毛主席生前最爱把玩的数字,就是一分为二,甚至与杨献珍的合二而一说法,展开了一场有名的论战。
但他也提出了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(理论联系实际,批评与自我批评,密切联系群众),革命胜利的三个法宝(统一战线,武装斗争,党的建设)。另外,毛主席也提过对青年学生的希望:三好(身体好,学习好,工作好)、三育(德育、智育、体育)。
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,《论十大关系》也是毛先生的力作。
10 mod 3 = 1 大部分在毛主席身上应验了。何况他还有汪东兴、吴旭君等人助力。汪东兴(望东兴,毛主席的内卫大总管),吴旭君(无细菌,毛主席的护士长,此外号是毛主席取的)
    
邓小平先生所喜爱的数字,就是一个中心(以经济建设为中心)、两个基本点(四项基本原则,改革开放)、四项基本原则,两手都要抓、两手都要硬。另外,他提过要培养四有新人(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)。他还重提了林彪、周恩来提出过的四个现代化(国防、工业、农业和科技)。
我想来想去,只有邓先生掌权时代的十三大报告里,出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步走论段(具体表述记不清了,但确实是分三步走)。
查网络,三个有利于也是邓先生在92南巡期间提出的。
所以邓先生对数的把关,基本上都是兴旺之数。
    
    江先生作为第三代领导核心,所喜爱的数字,是三讲(讲学习、讲政治、讲正气)、三个代表。但他也对国企改革提出过很好的理念抓大放小(典型的重点论,二中取一)。
    1 mod 3 = 1

    胡先生提出了八荣八耻,也提出过权为民所用,情为民所系,利为民所谋
    8 mod 3 = 2

就微软公司的视窗操作系统的主要版本而言,其版本系列如下:
Windows 3.0
Windows 3.1/3.2
Windows 95
Windows 98
Windows ME
Windows NT
Windows 2000
Windows XP
Windows 2003
Windows Vista
Windows 2008
Windows 8/8.1
Windows 10(直接跳过Windows 9
可见其大部分版本号也都是避开33的倍数。如今据传闻,微软公司如同苹果将macOS软件版本定格在10上一样,很有可能把Windows视窗软件的版本号,也定格在10上。
    ......

    再者,微软公司的软件,如WindowsIE等,都是在进化到3.0以上版本时,才独领风骚。苹果的iPhone手机,也是在版本3时代出人头地。

    就以典型的京骂250来说,250 mod 3 = 1,实际上是兴数。
    再以典型的沪上骂人话13点来说,13 mod 3 = 1,实际上也是兴数。西方人忌讳的数也有13。可见大众忌讳,并不是非常之人所能认同的,非常之人,必有非常之数。

    三在语言中,有三思而后行,事不过三等,这时是代表多的意思。
    四在语言中,有王数风范。国外的足球明星,有不少穿4号球衣而颇具王者气象的,似乎贝肯鲍尔就是穿四号球衣。

五、本文的价值与功用
    有本文作指引,一般人在语言能力可以的情况下,可以纲举目张地深入一个行业或专业,两三年内就有小成。在当地发展就可以成一方气候。
    我个人认为,本文价值三毛。
    也许,三毛是0.30元的意思,但我更倾向于以下几种解读。
    三毛,也代表张乐平先生所著《三毛流浪记》中的三毛,历经苦难,百转千回。
    三毛,也代表台湾作家陈平,种种波折下,仍保持心灵纯净。
    三毛,也代表林彪的彪字上,那三根撇所代表的羽毛,那是令林彪和四野作战如林中猛虎,又如虎添翼的三根毛。
三毛,也可以代表军统时代的一戴一郑三毛中的三毛。军统在抗战期间,还是为国家民族出了很大力气的,三毛指毛人凤、毛森、毛万里。单以军统三毛中的毛森而言,据百度百科,他是杀人魔王。毛森1981年于春节时致函故乡江山市侨务办公室拜年,称中国现在是贤明者掌权。

插话:台海对岸是握有大陆人事的绝对底牌的,大陆谁干净谁不干净,不是大陆方面的档案能最终说了算,我们可去台北情治机构提取人事秘档,那才是真正应该有数并完全正确的。
台北对大陆如此,其他各国诸候,对大陆也应如此,大陆谁干净谁不干净,美俄英法德日的情治机构,有最准的答案。此言非虚。

    毛森曾在1938年江郎山的石壁上题词,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,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
    1991年毛森去世,毛森的墓面对金门大桥,横隔太平洋,遥望祖国大陆。他想回来吗?(话中别有一番滋味)他愿意回来,不然他就不会在逝世前三月,展开一次故乡之行,但他不愿像梅花一样堕入大陆的尘泥吧。
    
    三毛,更代表观世音给孙猴子的三根救命汗毛。
三毛,也更代表毛泽东与他的毛氏三兄弟(毛泽东、毛泽民、毛泽覃)。毛家满门忠烈,这就不消说了,而且也有学者(虚声)指出了,在中共党史上,似只有毛泽东家族,在各个革命时期,均有人为革命而牺牲。同一时代,只有贺龙家族的牺牲,稍能与毛泽东家族可比。
插叙:现在我们一提,往往是提拥有,而不是提牺牲。如L家族如何拥有多少财富,W家族如何荣登首富,等等。而少有人提及毛泽东家族、贺龙家族。可见世人的市井眼光了。

清平乐会昌

毛泽东一九三四年夏

东方欲晓,莫道君行早。(早起的鸟儿有虫吃,笨鸟先飞,纵使思想先人一步,也不说自己已经超越,而是要让大家共同进步。)
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。(尽管事事掣肘如山,但活在当下,当下就是最美的风景。纵使前路如山峦起伏不定,但是,接下句:百川终归海,四海成一家)
会昌城外高峰,颠连直接东溟。(坚定信心,攻坚克难,勇攀高峰)
战士指看南粤,更加郁郁葱葱。(已经跟粤军李济深/陈济棠?沟通过,那里有红军反围剿突围的一条生路)

千言万语说不完,汇成一句话:
何尝忘忧,未曾安逸!
谢谢朋友一席话,因此用此文做个表态。

更新日志:
2016.2.24 开始写。
2017.8.7 更新部分内容,专写给航。略去说话和做人两个小段。
2017.8.8 增加切入点思维、锁钥原理。
2017.8.10 补充了创业者团队、Windows版本等内容,小更新。
2017.8.14 补充了度、缘、势、宗、层次、结构等。为大众而作。
2017.8.15 v47 增加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内容,唐僧度量,沙僧老实。
2017.8.17 v48 增加器与用,打猎比喻。

2017.8.18 v49 增加此长彼消。